《西方哲学史》学习笔记
杰拉斯 | 时间:2024-10-09, Wed | 661 views心路历程
课程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64y1r7Mt
哲学的诞生
哲学在某种意义上脱胎于神话。最早为人类提供世界观的,不是哲学,而是神话和宗教。早期人类通过神话解释世界,而神话的最终解释往往归结于『命运』。命运是一种无法用理性解释的力量,它或许不合情理,但毕竟发生了。但当人类不再满足于将一切归因于命运,开始寻求更合理的解释时,就会逐渐从命运转向必然性与规律,也就是向科学或哲学转变了。
早期自然哲学
历史背景:古希腊社会正在经历从部落制度向城邦制度的过渡,市民社会的兴起和民主制度的萌芽为哲学思考提供了新的背景。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主要关注自然界的基本构成和宇宙的原理。
泰勒斯
泰勒斯是『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自然哲学之父』,被认为是西方第一位哲学家。他提出了水本原说,即『万物源于水』,是古希腊第一个提出『什么是万物本原』这个哲学问题的人。
赫拉克利特
赫拉克利特提出『火是万物的本质』,他强调变化与对立,『万物皆流,无物常驻』。他的一个经典比喻是『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所有事物都处于不断变化和运动中,没有任何事物是静止不变的。
他还提出了『逻各斯(Logos)』的概念,指代宇宙背后的一种秩序或理性,虽然万物看似无序,但却遵循着一个隐藏的逻辑或规则。后世的『逻辑』也是由此演化而来的。
德谟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与他的老师留基伯共同发展了古代的原子论学说。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是由无数个微小、不可分割的粒子——即『原子』组成的。原子在虚空中以不同的方式碰撞和结合,从而构成了所有物质。原子在虚空中不断运动和碰撞,通过这种随机的组合和解体形成了万物。德谟克利特的宇宙观是高度机械论的。他认为一切现象,包括人类行为,都是由原子的运动决定的。
毕达哥拉斯
毕达哥拉斯创立了『毕达哥拉斯学派』,他提出了提出了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他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数』。当希腊人把水、火、土、气作为万物的本原的时候,是基于经验观察的角度,而讲数是万物的本原的时候,它的抽象性和普遍性要更大的多了。虽然如此,它依然还只是一个量的变化,而不是质的变化。
巴门尼德
巴门尼德是『爱利亚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感觉经验变动不居,处于流变之中,难以捉摸,而现象背后那个永恒不变的东西,才是本源,即『存在』。不变不动的那个『存在』,才是哲学应该追问的对象。他以此区分了『意见之路』与『真理之路』:前者基于感觉经验,是错觉;后者通过理性探究,揭示永恒的真实。
他也是最早提出了『存在(Being)』这个西方哲学的核心概念的人,从此以后关于『存在』的学问,就叫做『本体论』。
古希腊哲学
历史背景:雅典民主制度的成熟、社会动荡引发的对伦理的关注、对传统观念的质疑、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苏格拉底创新的对话法,共同推动了哲学家们对道德和知识的深入探讨。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认为,哲学家其实并不是掌握真理的人,而是一面镜子,启发人们去认识自己。苏格拉底通过『辩证法』不断追问『是什么』,来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定。
柏拉图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他提出了『理念论』,认为现象和本质是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可感而不可知,理念世界可知而不可感。他认为,现实世界仅是理念世界的影子,真正的存在是那些永恒不变的理念。知识并不是通过感官获得的,而是内在于灵魂的。柏拉图主张,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灵魂对其曾经经验和理念的回忆,而不是从外部世界获取新信息。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但他并不认同二元论,他认为真实存在于具体的个体事物中,不存在超越物质的理念世界。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本体论中,提出了『实体』这一概念,作为最根本的存在方式,也是所有事物的基础和本质。实体作为不变的核心,承载着事物的变化属性(如颜色、形状等),因此解释了事物在变化中仍然保持同一性。换句话说,实体提供了变化中的稳定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的变化源自其『质料』和『形式』的相互作用。质料代表了事物的潜能,即它可能成为什么;形式则是实现这种潜能的实际化。每一事物都经历从潜能(可能性)向现实(实际化)的转变,这个过程解释了事物的生成与变化。
为了系统地描述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亚里士多德提出了10个范畴,这些范畴是对事物进行最基本分类的标准,构成了世界的逻辑结构。这些范畴包括实体、质量、关系、时间、地点等,帮助我们理解事物的多维属性及其在世界中的位置。
亚里士多德也是西方逻辑学的奠基人之一,创立了『三段论』的推理形式,即通过大前提和小前提推导结论,是演绎推理的基础。
晚期希腊哲学
历史背景:在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希腊化世界的形成、希腊城邦的衰落、罗马帝国的崛起以及宗教与神秘主义兴起的社会动荡背景下,人们在面对不安和无常的命运时,对哲学的需求更加关注伦理和人生问题。
伊壁鸠鲁主义
主张追求快乐,但他们所说的快乐并不是放纵的享乐,而是指通过避免痛苦和焦虑,尤其是对死亡和神灵的恐惧,来获得宁静的生活。
斯多亚学派
强调理性和自然的和谐,认为人类的幸福来自于与自然法则的一致。斯多亚学派主张禁欲,强调通过控制情绪,特别是避免欲望和恐惧,达到内心的宁静。
怀疑主义
怀疑主义主张怀疑一切感官和理性所得的知识,因为世界的真实面貌是不可知的。怀疑主义者认为,既然无法确定事物的真相,人类唯一能做的就是悬置判断,通过不下定论来保持内心的宁静。
新柏拉图主义
新柏拉图主义是普罗提诺利用柏拉图的理论去加工改造构成的一种体系,是对柏拉图理念论的进一步发展,它试图通过精神的上升过程来解释宇宙和存在的结构。新柏拉图主义认为,万物都源于一个超越的『一(The One)』,所有的存在都是从『一』中发散出来的,也就是『流溢说』。
中世纪哲学
历史背景:罗马帝国的衰落和基督教的广泛传播,使神学成为哲学的中心问题。哲学成为解释和维护基督教教义的工具。
教父哲学(早期中世纪哲学)
教父们采用希腊哲学的概念框架(特别是柏拉图主义)来解释和捍卫基督教教义。
奥古斯丁
奥古斯丁受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找到了一种为神的正义辩护的方式,也就是神正论。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留下了一本有名的著作——《忏悔录》。
- 上帝是全知全能全善的,为什么会让亚当偷吃智慧之树的果子?因为上帝给了他自由意志,而他滥用了自己的自由意志,选择了恶而没有选择善,这就是原罪。
- 为什么上帝创造的世界为什么是不完满的?借用了『流溢说』的思路,完满的理念会流溢,但逐层会越来越不完善。而上帝是完满的,但上帝创造的世界就是不完满的,因为上帝不能创造一个和他同样完满的世界,不然就有两个上帝了。
经院哲学(后期中世纪哲学)
主要在中世纪的大学中发展,它致力于通过理性和逻辑来系统化和解释基督教信仰。主要受到亚里士多德的影响,与教父哲学相比,它更加注重系统的推理论证和形式化的哲学方法。
安瑟尔姆
安瑟尔姆被认为是经院哲学的奠基者之一。他提出了著名的『本体论证明』,即通过理性论证上帝的存在。他认为上帝是『无可想象的最伟大者』,因此必须存在,因为不存在的事物不可能是最伟大的。
托马斯·阿奎那
托马斯·阿奎那是经院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与基督教神学融合,形成了具有深远影响的神学体系。他的《神学大全》是经院哲学的巅峰之作,试图用理性证明和解释基督教的核心教义,如上帝的存在、创造、救赎和人类的自由意志。
邓斯·司各脱
邓斯·司各脱是中世纪的重要经院哲学家之一,他对托马斯·阿奎那的一些观点提出了批判,尤其是在上帝的意志和理性之间的关系问题上。他主张上帝的意志是绝对的,而非受限于理性。
威廉·奥卡姆
奥卡姆提出了著名的『奥卡姆剃刀原则』,即在解释事物时,最简单的解释往往是最好的。他还主张上帝的全能与自由意志的优越性,反对理性过度干预神学的问题。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历史背景:中世纪封建制度的衰落,城市和贸易的兴起,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崛起,为思想解放提供了土壤。同时,罗马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如赎罪券和教会贪污)引发了广泛不满,使人们开始质疑和重新审视传统宗教权威,寻求更纯粹的信仰。长期以来的禁欲主义思想松动,人们开始重视人性、感情和世俗生活,推动了对艺术和科学的重新关注。
人文主义
强调以人为中心,重视古典文化和人类潜力,这种思想推动了对个人尊严、理性和道德的关注。人文主义理念影响了哲学的主题和方法,促使哲学家关注人类经验、个体价值和社会伦理。
宗教改革
挑战了传统的宗教权威,导致了基督教的重大分裂,促使人们对宗教信仰、教义和个人的道德责任进行重新审视。人们对宗教的信仰又回归了人的内在性,回归到原来的教义上去了,回归到教父哲学去了。
近代哲学
历史背景:世界的发现(大航海时代)、人的发现(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和宗教改革)、科学的发现,共同塑造了近代哲学的发展。经院哲学衰落,自然科学高歌猛进,哲学百废待兴。摆在哲学家面前的艰巨任务,就是恢复理性的地位,重建形而上学,为整个人类知识大厦重新奠定基础。
理性主义(大陆唯理论)
笛卡尔
笛卡尔对几何学方法推崇备至,并仿照其形式提出了『理性演绎法』,他认为哲学应该像几何学一样,找到其基础,再通过严格的逻辑推导出人类知识的体系。笛卡尔认为,这一基础源自纯粹理性,而非感官经验,这就是他所谓的『天赋观念』。这些天赋观念是与生俱来的理性真理,是所有知识推理的起点,也是他构建哲学体系的核心理念。
为确立哪些观念属于『天赋观念』,笛卡尔采用了怀疑方法,通过系统地怀疑一切,寻找不可怀疑的真理,形成了他的形而上学核心:
- 我思故我在:一切皆可怀疑,唯有怀疑和思考本身无法被怀疑,因此自我(思考的主体)的存在是确凿无疑的。
- 上帝存在:作为不完满的存在者,我心中却有一个完满的上帝概念。这个概念无法由我自己产生,必然是来自于上帝,因此证明了上帝的存在。
- 物质世界存在:上帝全知全能全善,不会欺骗我,因此我感受到的物质世界也是真实存在的。
哲学史上,认识论的问题自古就存在,但在古希腊时期并不突出,哲学家们更多关注自然和存在(本体)。然而,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认识论的焦点逐渐转向『我对世界的知识是否符合世界本身?』——即区分主体与客体。哲学必须首先脱离对自然的探讨,才能转向讨论主体与世界的关系。笛卡尔通过怀疑方法,否定一切感知的知识内容,最终确立了认识主体。这一过程标志着主体性的确立,也使笛卡尔成为近代哲学的开创者。然而,这种区分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的方式也引发了二元论的难题:一旦二者被分离,如何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便成为一个重大的哲学问题。
斯宾诺莎
斯宾诺莎继承了笛卡尔的理想,以几何学方法为典范,来构造哲学体系,但他试图消除笛卡尔的二元论,把他的哲学变成一个一元论的体系。
斯宾诺莎提出了『实体一元论,心物两面论』,他认为神即自然,是整个宇宙是唯一的实体,心和物都是这个实体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说,斯宾诺莎实际上是把笛卡尔的两个有限实体,下降为了同一个实体的两个属性,这两个属性是同一个实体的本质,所以它们是一致的,心对物的认识也是可能的。
斯宾诺莎强调决定论,认为一切事物、包括人类的思想和行为,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不能脱离自然法则必然性的约束,因此不存在真正的自由意志。
斯宾诺莎认为,真正的自由并不意味着摆脱自然的必然性,而是通过理性理解自然的必然性,获得对自我的掌控和宁静的心灵。他认为,道德生活的核心就是理解和顺应自然的必然性,而幸福则是与这一必然性和谐共处。
莱布尼茨
为了将宇宙、精神、物质、道德和神学统一在一个形而上学体系中,莱布尼茨提出了『单子论』。与传统的一元论(如斯宾诺莎的物质一元论)不同,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强调的是精神与物质的统一。他认为,世界由无数的『单子』组成,单子是一种不可分割的、简单的精神实体,是宇宙的基本单位。这些单子通过上帝设定的『预定和谐』共同运作,形成我们所感知的世界。
莱布尼茨在试图解释世界上邪恶和痛苦的存在时,提出了著名的『最佳世界』理论。他认为,尽管我们生活的世界存在邪恶和不完美,但上帝作为全知全能且全善的存在,选择了创造这个世界,因为在所有可能的世界中,这是最好的一个。这一观点是对『恶的问题』的回应,莱布尼茨认为世界中的痛苦和邪恶是为了实现更大的善或整体和谐的一部分。
莱布尼茨的认识论与笛卡尔的天赋观念相承,但更进一步。他认为天赋观念并非实实在在的知识,而是一种禀赋、倾向、习性或潜能的形式。就像一块有花纹的大理石,经过外在的雕琢后,显露出原本包含的雕像。天赋观念是潜在的,感觉经验和外部世界的刺激则是唤醒这些观念的关键,然而它们的存在是独立于经验的。
莱布尼茨还提出了『充足理由律』,他认为,任何事物或事件的存在和发生,必须有足够的理由或原因。也就是说,世界上的一切都不会是随机或无缘无故发生的,每个现象背后都有一个解释或理由。
经验主义(英国经验论)
洛克
被认为是经验主义的奠基人之一,主张知识来源于感官经验,反对天赋观念,进而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所有知识都是后天获得的。
他将知识分为简单观念(基本感知)和复杂观念(由简单观念组合而成),并区分了第一性质(物体固有的属性)和第二性质(依赖观察者感知的属性),为后来的哲学家(如休谟、贝克莱等)奠定了基础。
贝克莱
作为英国经验论的代表之一,受到洛克的影响,但是对洛克的经验论不满意。他提出『存在即被感知』,认为物是客观实在的『观念』,而心灵具有感知这种客观实在的能力,外部世界如果是纯物质,和心灵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那么不可能进入心灵的世界,被心灵所感知。
休谟
继承洛克的经验主义思想,休谟认为所有知识源于感官经验,但他对经验的反思和批判非常深刻。他指出,尽管经验可以重复一万次,但它仍然是经验,而任何归纳都不能下全称判断。因此后来我们也把休谟问题叫做归纳问题。
休谟将知识分为两类:观念的知识和事实的知识。观念的知识(如数学和欧几里得几何)与外部世界无关,只要符合自身逻辑,就具有必然性和自洽性;而事实的知识(如牛顿物理学和因果关系)则基于感官经验,具有偶然性。
他对因果关系提出质疑,认为从纯粹理性的角度无法做出必然的因果推论(如从未见过火药无法预见其爆炸性),而经验也无法必然推导出因果关系。人们的因果观念只是来源于习惯性联想,而并非真正的必然联系。
唯理论认为,只有纯粹的理论推理才是科学可靠的知识基础,但却因此脱离了感觉经验,从而走向了独断论;而经验论者则认为,只有感官经验才是可靠的知识来源,而感官经验本身是不断变化的,经验背后是否存在不变的规律则难以确定,从而引发怀疑论的困境。
政治哲学
霍布斯
经历了英国内战的动荡,为避免社会陷入无序,他提出了社会契约论,认为在人类本性自私逐利,人类为了生存和利益彼此冲突,因此,必须有一个强大的权威来建立社会秩序和保障安全。
洛克
洛克在社会契约论中对人性、自然状态和政府的角色有着明显的不同。他认为人类在自然状态下是平等而理性的,由自然法支配的。而政府的职责是保护人的自然权利,如果政府侵犯了这些权利,人民有权推翻政府。为了防止君主专制,洛克提出了权力分立的思想。
孟德斯鸠
系统化并完善了『三权分立』思想,将其进一步发展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权的独立分立,并且强调相互制衡。
他还提出了『地理环境决定论』,他认为地理环境(如气候、土壤、地形等)对国家的法律、政治制度和文化有深远的影响,不同的自然环境会塑造不同的社会和政治结构。
卢梭
与其他哲学家不同,他出生贫寒,因此对自然状态、社会契约和人性等问题有独特的思考。他认为,在原始的自然状态下,人类是善良、自由和平等的,拥有同情心。然而,随着文明和财产私有制的发展,人类变得自私和贪婪,社会不平等加剧。
他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出,人民主权是社会的基础,认为政府的权威来自人民的同意,权力应为实现共同利益而行使。
德国古典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是近代哲学的延续,但它同时也对近代哲学进行了批判和超越。这一时期的哲学家们通过对形而上学、理性与经验、主体与客体、自由与必然、个人与国家等问题的深入思考,试图回应时代的挑战,并为未来的哲学、社会和政治提供理论基础。
康德
康德的核心思想在于他提出了一种批判哲学,既强调了人类理性的力量,又认识到它的局限性。他通过调和理性与经验、自由与必然、道德与自然,重新定义了人类认识世界和行动的基础。
他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探讨了人类认识的基础、范围及其限制,提出了对形而上学和认识论的深刻批判。具体而言:
- 知识与判断:康德强调知识的基本单位是『判断』,分为『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分析判断的谓词包含在主语中,不依赖外部进行验证,但也不产生新知识(如上帝是万能的);而综合判断的谓词并不包含在主语中,能产生新知识,但需要通过经验或外部信息来验证(如万物皆有引力)。
- 先验与经验:综合判断又分为『先天综合判断』和『后天综合判断』。唯理论知识(数学、逻辑等)属于先天综合判断,因为它们独立于感官经验,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而经验论知识(物理学等)则是后天综合判断,因为它们依赖于感觉经验。
- 认识结构:康德认为人的认识结构分为感性(Sensibility)、知性(Understanding)、理性(Reason)三个部分。感性通过感官(视觉、听觉、触觉等)提供杂多表象(空间、时间);知性通过范畴(因果、关系等)加工这些经验表象形成知识;理性通过追求先天理念(灵魂【自我统一性】、世界【宇宙整体性】、上帝【最高存在或终极原因】)将知识整合成体系。由于知识是通过这些人类共同的先验框架产生的,因此具备普遍性和必然性。
- 现象与物自体:传统哲学认为,现象可感而不可知,本质可知而不可感,知识必须符合对象的本质;而康德颠覆了这一观点,提出了所谓的『哥白尼是革命』,主张现象可知,因为它是由感觉经验和先天范畴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物自体(事物的本质)不可知,因为它超出了人类认知的范围。
- 理性的局限性:康德指出,尽管理性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现象世界,但它无法揭示物自身(事物的本质)。在形而上学的问题上,理性可能会导致超出经验范围的推论,例如关于上帝、灵魂不朽和宇宙的起源等问题。传统形而上学的本体论证明忽略了逻辑必然性和现实必然性之间的区别,纯逻辑推理无法得出对现实的证明。康德认为将理想的统一性作为目标来引导知识的进步是有意义的,但若将其视为现实世界的统一性来理解,就会陷入幻象之中。
- 不可知论与自由:康德虽然解决了科学知识的普遍性和必然性的问题,却也引发了不可知论的争议,形而上学追求宇宙万物终极原因的理想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但是康德提出,虽然不可知论看似消极,但任何可知的东西都在认识形式的限制之下,都是必然的领域,正因为本质世界不可知,自由的存在才得以可能。
他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将实践范畴引入哲学,并强调实践理性优先于理论理性。康德意识到启蒙运动中理性与自由的冲突,随着科学发展,上帝退位,而科学理性却无法解决人类的精神和道德问题。为此,康德提出实践理性来补充启蒙主义的理性观念,重新定义了道德与自由的关系,同时保留了对精神世界的信仰。其核心思想如下:
- 自由与道德法则:康德认为,实践理性关乎行动,它的根本原则是道德法则。自由是道德的前提,人类只有在自由的情况下才能按照道德法则行事。康德强调了『自由意志』的重要性,认为自由不仅是选择行动的能力,也是道德义务的基础。
- 绝对命令:康德主张有一个至高无上、永恒不变、任何人都应该无条件遵守的道德原则,即所谓绝对命令——『你应当仅根据你同时希望成为普遍法则的准则来行动』。
- 自律与他律:康德强调了自律,即道德主体应当根据自己理性中的道德法则来决定行为,而非他律,即受外部力量或个人欲望的支配。
- 至善: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受自然法则约束,追求幸福,而实践理性则要求人追求道德。道德行为本身并不一定带来幸福,因此康德提出了『至善』的概念,认为在理想状态下,至善就是道德与幸福的统一。
- 三个公设:至善是实践理性本身无法解决的,康德因此假设前提,提出了实践理性的三个『公设』,即『上帝、自由和灵魂不朽』。尽管这些理念无法通过理论理性证明,但康德认为它们是实践理性中的必要假设,以确保人们能够追求道德生活,最终实现至善。
黑格尔
黑格尔是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他通过辩证法的方式,试图解释世界的结构、历史的演进及精神的自我发展。
- 辩证法: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一种动态的思维模式,主张一切事物都在对立统一的过程中发展,事物通过自身的矛盾和冲突推动自身前进,从而达到更高的统一和理解。这一观点超越了简单的静态分析,强调了事物内在联系和发展过程的重要性。
- 超越二元对立:黑格尔反对传统的二元对立,如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的分离。在他的框架中,思维与存在之间同样也存在一种辩证的互动。思维在反思外部世界的同时,外部世界也在塑造思维。这种关系不仅是简单的影响,而是一种动态发展的互动过程。
- 世界精神:世界精神是推动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性力量。黑格尔认为,历史的进程不是偶然,而是理性展开的过程,世界精神通过历史发展实现自身。历史、文化、宗教和哲学都是绝对精神发展的不同阶段,最终目的是达到一种完美的、完全自觉的状态,也就是绝对理念。
- 绝对理念:绝对理念指的是真理的最终状态,即思维与存在的完全统一。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的发展过程就是通过自然界、社会、历史和个人意识逐步实现自我认识的过程。最终,人类的理性和现实世界将合而为一,达到绝对的真理。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杰拉斯的博客
当前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