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耶鲁大学公开课:心理学导论》学习笔记
杰拉斯 | 时间:2023-07-17, Mon | 1,215 views心路历程
道德(Morality)
课程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s411Z7h1?p=15
同理心(Empathy)
我们可以把同理心简单地看成一种我在乎你的痛苦的感觉,如果你受伤了,某种意义上我也会感受到痛,如果你难过,也会影响到我的心情。比如当看到有人被榔头砸到手指,你也会畏缩。这种同理心在婴儿上也有体现,也就是说同理心在一定程度上是天生的。
『内群体』和『外群体』(In-group & Out-group)
我们会对自己的群体更具有道德感,即使有些群体是后来组建的,而不是天生所属。有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叫作『罗宾斯山洞研究』,这个研究将露营项目中的孩子随机分离为两个隔离的群体,随后这两个群体发展成了完全不同的文化,并且在两队互相竞争时,群体内感情变的强烈,而对外群体则逐渐变得残酷,最终演变成了战争、袭击和暴力。然而怎么让这两个群体重新变得和平呢?他们尝试了各种方法,都失败了,唯一成功的是设立一个更高级的共同目标,甚至让大家抵御共同的敌人。
群体的产生并不需要苛刻的条件,甚至是翻硬币决定的群体,我们也会对自己所在的群体更具有同理心。
道德评判(Moral Judgement)
道德评判无处不在,道德评判通常包含三个要素:
- 评价(Evaluation)
- 义务(Obligation)
- 惩罚(Sanctions)
因此『我不喜欢吃草莓冰淇淋』是一个评价,但不是道德评判,因为没有人有吃或不吃草莓冰淇淋的义务,也不需要因此而受到惩罚;而『我不喜欢婴儿杀手』则是一个道德评价,因为这个评价还包含了『不应该杀婴儿的义务』,如果没有做到,则应该收到惩罚。
道德推理(Moral Reasoning)
有些道德是普世的,与生俱来的,如互惠利他行为中,对共享者的感激,对背叛者的愤怒,对背叛行为的内疚, 但也有一些道德在不同的文化之中会产生差别。这些差别是如何产生的呢?史威德提出了一个有趣的主张,他主张有三种道德思考框架,也就是三种不同的道德观:
- 自主道德观:主张权利、平等、自由等观念。
- 团体道德观:主张责任、地位、等级制度、相互依赖等。
- 神性道德观:主张纯洁、神圣,反对污染和原罪等。
恶的动力
- 去个体化(Deindividuation):在群体、权威或匿名的场景下,由于责任的扩散或转移,人会更容易失去自我,而导致对自己道德要求的降低。
- 诋毁(Denigration):将作恶对象与自己拉开生理距离或心理距离,将他们当做区别于自己的事物,也可以使人对其同理心降低,而导致对自己道德要求的降低。
善的动力
- 联系和互相依赖(Contact and Interdependence):当人与人之间产生联系,甚至具有共同目标,相互依赖时,人对对方的善意会变得更多。
换位思考(Perspective-taking):当你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到问题,你就会更关心那个人,换位思考也有不同的方式来实现:
- 直接通过代入自身到对方场景来思考问题。
通过隐喻(Metaphor),将新事物和熟悉的事物在某些方面相吻合,如:
- 胎儿——将其描述成未出生的孩子
- 动物——将其描述成人类
- 陌生人——将其描述成家人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杰拉斯的博客
当前暂无评论 »